企业年薪制常用模式

一、准公务员型模式
  报酬结构:基薪+津贴+养老金计划
  报酬数量:取决于所管理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一般基薪为职工平均的2-4倍,正常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为平均养老金水平的4倍以上。
  考核指标: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当年任务是否完成。
  适用对象:所有达到一定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等,尤其是长期担任国有企业领导、能够完成企业的目标、临近退休年龄的高层管理人员。
  适用企业:承担政策目标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对国民经济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大型集团公司、控股公司。
  激励作用:这种报酬方案的激励作用机理类似于公务员报酬的激励作用机理,职位升迁机会、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体面的生活保证是主要的激励力量来源,而退休后更高生活水准保证起到约束短期行为的作用。

  二、一揽子型模式
  报酬结构:单一固定数量年薪。
  报酬数量:相对较高,和年度经营目标挂钩。实现经营目标后可得到事先约定好的固定数量的年薪。例如,规定某企业经营者的年薪为15万元,但必须实现减亏500万元。
  考核指标:十分明确具体,如减亏额、实现利润、资产利润率、上交税利、销售收入等。
  适用对象:具体针对经营者一人,总经理或兼职董事长。至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工资可用系数折算,但系数不得超过1。
  适用企业:面临特殊问题亟待解决的企业,如亏损国有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可采取这种招标式的办法激励经营者。
  激励作用:具有招标承包式的激励作用,激励作用很大,但易引发短期化行为。其激励作用的有效性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指标的科学选择、准确真实。
  这种报酬方案的制定,尤其是考核指标的选择,类似于各地ZF较为普遍实行的对经营者的奖励。

  三、非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报酬结构:基薪+津贴+风险收入(效益收入和奖金)+养老金计划
  考核指标:确定基薪时要依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职工人数等指标;确定风险收入时,要考虑净资产增长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上交税利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率等指标,还要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考核评价经营者的业绩。
  适用对象: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指总经理或兼职董事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报酬按照一定系数进行折算,折算系数小于1。
  适用企业: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非股份制企业。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绝大多数都采用这种年薪报酬方案。一般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经营者实施的年薪报酬方案也多是这种,只是各个企业的具体方案中考核指标、计算方法有一定差异。
  激励作用:如果不存在风险收入封顶的限制,考核指标选择科学准确,相对于以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和上述方案而言,这种多元化结构的报酬方案更具有激励作用。但该方案缺少激励经营者长期行为的项目,有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持股多元化型模式
  报酬结构:基薪+津贴+含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的风险收入+养老金计划
  报酬数量:基薪取决于企业经营难度和责任,含股权、股票期权形式的风险收入取决于其经营业绩、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基薪应该为职工平均工资的2-4倍,但风险收入无法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参照物,企业市场价值的大幅度升值会使经营者得到巨额财富。只有在确定风险收入的考核指标时才有必要把职工工资的增长率列入。
  考核指标:确定基薪时要依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职工人数等指标;确定风险收入时,要考虑净资产增长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上交利税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率等指标,还要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考核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关企业市场价值的信息指标往往更能反映企业经营者的业绩。
  适用对象: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指总经理或兼职董事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报酬按照一定系数进行折算,折算系数小于1.也可以通过给予不同数量的股权、股票期权来体现其差别。
  适用企业: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这种报酬方案适应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激励作用: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有效的报酬激励方案,多种形式的、具有不同的激励约束作用的报酬组合保证了经营者行为的规范化、长期化。但该方案的具体操作相对复杂,对企业具备的条件要求相对苛刻。

  五、分配权型模式
  报酬结构:基薪+津贴+以"分配权"、"分配权"期权形式体现的风险收入+养老金计划
  报酬数量:基薪取决于企业经营难度的责任,以"分配权"、"分配权"期权形式体现的风险收入取决于企业利润率之类的经营业绩。一般基薪应该为职工平均工资的2-4倍,但风险收入无法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参照物,没必要进行封顶。只有在确定风险收入的考核指标时有必要把职工工资的增长率列入。
  考核指标:确定基薪时要依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职工人数等指标;确定风险收入时,要考虑净资产利润率之类的企业业绩指标。
  适用对象:一般意义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指总经理或兼职董事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报酬可通过给予不同数量的"分配权"或期权来体现。
  适用企业:不局限于上市公司和股份制企业,可在各类企业中实行。
  激励作用:把股权、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引入到非上市公司或股份制企业中,扩大其适用范围。这是一种理论创新,其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来源:《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京东物流配送的四大模式

    一、京东物流的配送模式 京东快递于 7年开始建设自有物流体系, 9年斥巨资成立物流公司,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体系。近几年,京东商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建立六大物流中心,并在个别城市建立二级库房 ...

  • 仓库管理中常用的五种库存管理方法

    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简称库存管理。以前普遍认为仓库里的商品越多,表明企业越发达、越兴隆,而现代管理学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 传统库存管理方法有很多种,目前WMS仓储管理系统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

  • 【分享】企业仓储运作与管理,仓储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降低企业库存量水平的途径有...

    1仓储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一是库存控制是仓储管理的核心内容。 库存管理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库存领域存在着降低成本的广阔空间,对于物资供应总公司尤其如此。通过物流活动,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例如通过改善采购方式和库存 ...

  • 哪种存货模式更适合你?先进先出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导读:说到存货模式,很多人脑海中首先就浮现出先进先出模式。实际上,先进先出的作用并非万能的,仓储工作中,先进先出、后进先出、随机出库是物料出库的常用模式。但不管是何种出库模式,都必然和货物本身特点有着千丝万缕般 ...

  • 关于“如何加强仓库管理”的实用妙招,企业仓库管理制定合理的仓库决策

    导读:在如何加强仓库管理这个问题上,恐怕是大多数仓库主关心而头疼的事情。毕竟,仓库管理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要解决仓库管理遗留问题并非易事。其实,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将问题分门别类,各个击破。 在如何加强仓库管理 ...

  • 告诉你零库存管理的秘密,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受到推崇。但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使存货保值,必须以近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存货在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的同时,往往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也不断贬值,进而形成不良资产, ...

  • 安全库存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企业为何要建立安全库存?

    就安全库存的作用来看,安全库存对于企业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是重要的,在企业产品供应上起到缓冲的作用,企业往往根据自身的客户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权衡设置安全库存水平。但这不能一概而论,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的安全库 ...

  • 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在现场!本篇的重点就是回答好“为什么说企业竞争力体现在现场?

    (1)问题的提出 能否真正重视现场工作,取决于企业对现场管理的定位,以及在此定位基础上的正确认识和指导思想。现场管理也有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的区别,认识不一样,所开展的管理活动重点和目标也不一样。只有真 ...

  • 怎样设置企业的安全库存,简单说说我的理解吧

    有小伙伴在问,应该怎样设置企业的安全库存。说实话,我觉得这是伪命题,因为不同企业会有自己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这跟财务并非直接相关,采购和库房管理才是重点,财务大概是出谋划策的角色,以及事后评价的角色。简 ...

  • 仓库常用数据分析,仓储管理进行量化的关健四大指标

    对仓库管理进行量化的考评,是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量化就没有标准,仓库管理也一样,需要量化的指标。最关键的是以下四个大指标: &# ; 仓库吞吐量 即仓储的吞吐数量。 &# ; 月均库存量 每个月的库存平均量,每一个品种、每一 ...

  • 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六项措施帮你实现零库存管理

    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零库存”管理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一、降低经营成本 降低成本是物 ...

  • 仓库管理常用的ABC分析法解析

    一,ABC分析的定义 ABC分类法又称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 ...

  • 解析仓库中常用的分区拣货法

    在仓库工作中,分区拣货法是常见的拣货方法。那么其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呢? 小编带您来进行解析: 分区拣货法的优点: ●按拣货单位分区。如将拣货区分为箱装拣货区、单品拣货区等,基本上这一分区与存储单位分区是 ...

  • 企业已有ERP还需要WMS吗?

    在很多企业当中,仓库方面更多的是在使用ERP系统进行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他环节一样也在使用ERP进行管理。然而,从仓储管理的专业角度来说,ERP系统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企业为什么需要引入WMS系统来弥补 ...

  • 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近年来,随着仓库功能的越来越完善,仓储空间之有效利用已成为管理者和物流中心业者努力改善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提高仓储空间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要素,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