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毕业生谈谈如何开始工作。

几年前写过[胖记原创]和新毕业生谈谈色谱这个行业,当时其实就有些话就没讲完,想以后写个下篇,不料一直没有动笔,却忙于做饼干蛋糕面包,以至欠文字无数,虱子多了就不痒,文字欠多了脸皮就厚。BS自己一个。  现在接着写吧,欠下来的文债,早晚都是要还的。

--------------------------------------------------------------------------  
  如果你是一个化学或医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已经离开了学校,进入了实验室这个行业,先不要空口表决心,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自己真的愿意在实验室长期做下去么??
  可以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自己骗自己。实验室的工作异常单调枯燥,而且没油水,如果性格比较活跃的人,我建议不要在实验室呆下去。做这个行业,一定要“有耐性,坐得下来”。我见了太多的人从实验室跳槽出去,就算你呆不下去,一点也不丢脸,“性格不适合”这个理由,可以用于离婚,也可以用于离职,永远都可以接受。
  下面的文字,是写给回答愿意继续呆在实验室的人看的。。
  在进入一个实验室后,有几点要明确:学校里的知识可能最多用到20%,大多数工作需要从头学起,而且很多知识是书本上没有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大略说一下。工作的内容和学校学习的内容在目的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工作岗位的内容也非常具体,且一定要利用目前存在的硬件条件去完成工作。如果实验室的仪器或工作站是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过的,那么就算你把学校里的那几台仪器玩得再熟练,也一样没用,只能老老实实地重新学习掌握这台仪器,因为你不可能去学校把设备搬过来用吧。这就是很多研究生以至于博士生,到了一个实验室的具体岗位,也一样要从头学起的原因。
   20%的概念如何理解?其实20%还算说多了,我认为10%都不到,学校里要求学习的知识很广,差不多专业的任何主流方面都会涉及到,但具体的实验工作岗位却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知识,踏踏实实地做更重要。只要掌握必需的那几十个专业英文单词,就足以应付大多数原装工作站,更何况工作岗位往往分工明确,一个专业可能一做就很多年,很难轮换,甚至到后来你自己也不想动了。
  为什么说很多有用的知识是书本上无法传授的。图标库大多数有用的工作经验只能靠自己一点点积累,书本上不会有,就算有一些,自己不经历过根本也不理解;有些知识更是不能写在书里的,例如,任何一本会计书都不会教你如何做假帐,但是在工作中,这一点做得好不好却成了衡量工作能力的具体指标。
  具体在实验室,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有哪些呢?举例来说,“人身安全教育”,书本上可能会列出有哪些物理和化学危害物质,但绝对不会告诉你如何主动争取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环境,尤其在面对投资方(尤其是私人企业)的白眼时如何争取。另一个是“业务安全教育”,书本可能会告诉你需要把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倍数,却绝对不会告诉你其实我们经常会面对来自周围的压力,当一些的压力在你耳边嗡嗡“最好写什么数据”,“应该报什么数据”时,我们到底如何面对??还有一个就是“知识的可靠性”问题,多少铅印的文字都仅仅是抄来抄去,相当多的错误是一脉相承,错误的指导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如何在错误的指导下得出可靠的数据?这只能自己在痛苦和折磨中一点点学习成长。
  虽然实验室是标准的技术工作,但是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技术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使用的一个手段,做技术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做技术,而是为了完成整体工作正常运行的流程以达到最初的目的。能否做得下去,能否成功,往往其它方面更重要些,而这些方面,却经常被新人忽视。
  回想起自己做实验工作的十几年,方方面面多少有些心得,虽然始终经验少教训多,但想想还是应该写出来,只要有一个人能略有收获,也不枉打了这么多字。
------------------------------------------------------------------------
几点心得:
(一)做事先做人。
   实验室的工作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需要分工合作,要想做事,必先做人。尊重他人,尽量多看他人的长处。作为实验室的一个新人,一定要表示出足够的善意和诚意,也就是愿意和老员工合作的善意和愿意认真投入工作的诚意,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在实验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尽快扎稳脚跟。我感觉如何与身边的同事分工合作,可以说是最难最重要的技术活。

(二)早点培养出自己的如何学习工作如何适应工作的模式。
  就如同学习方法,只有自己摸索出来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哪怕看上去有些非主流,但是只要是适合自己,同时也在工作中得到验证为可行的方法,都可以坚持下去。
  以自己为例,我的方法就是十二个字:“少看书,多动手;多思考,不提问”
  这种方法带有很鲜明的个人色彩,可能会有一点争议,但却是适合我个人的方法,我也不建议大家一定这样做。我是这样认为,实验室科学,尤其是色谱技术,更倾向于操作科学而不是理论科学,我是从来就不认可把一些技术工作硬往理论上靠就算是“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做法,理论如果并不成熟,就要勇于承认。书本是实践的总结,不能指导解决未知的问题。
  多主动做不同的实验,做不同条件的实验,做不同方法的比对,会对自己提高很快。做多了,就能看出很多书本上的错误。
  少看书不是说少关注专业知识,新知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只是现在出书的速度太慢。看网络上的消息还快一些。
  至于“不提问”,完全就是个人原因。我从小就发现自己和他人沟通的能力上存在一些障碍,这么多年有些改善,但却无法完全克服,我现在索性也不想克服了。我在工作中碰到了问题往往倾向于自己死扛死想的做法,不到逼到绝路就不愿意开口问人。虽然这样看上去很笨很愚昧,但是却带来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只要我能自己独立想出解决办法,我就会理解得特别透彻,掌握得特别到位。

(三)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
  在一个实验室中,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是进步的一个捷径。注意观察他们平时如何工作,如何解决问题,注意他们平时做了什么和要做什么,能明白很多事情。我经常由衷地庆幸,能和一些比自己强的人共事。不要怕强者,不要怕压力,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高。只有身边有强者,我们才能进步。
  当然,向他人学习和学习专业知识一样,都不是仅仅死板的几条,学习到实用的方法和思路更加重要。我们的工作,往往要求我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还有,要注意向真正的专家学习,而社会上某些所谓“专家”完全可以用祸国殃民来形容。尤其在工作习惯形成的初期,跟错了人会悔恨终身。

(四)注意多方面的积累。
  上面讲了很多专业技能的积累,我这里想提醒的是要注意多方面的积累,人生是多方面的,需要工作,也需要生活,积累的过程也是全方位的。
  我认为,在一个人初步工作入门后,或者在做了几年后,要注意做好三方面的积累。
  第一方面,就是专业技能的积累。也就是你在这个行业的位置,也就是投资方请你的理由,在做了几年后,需要能学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工作。有时候,你知不知道哪种材料到哪里去买,也是工作能力的体现。工作能力的要求,非常地具体,是一定要有时间的浸淫才能建立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人脉的积累。人是社会性的,在这个行业里,你是否认识很多人,很多人是否认识你,都体现了你的价值和重要性。出了哪些问题找谁合适,哪些问题千万不能找哪些人,都是要自己了解和积累。
  第三个积累,就是金钱的积累。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再说,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挣钱,以后成家,买房,买车,养老,什么不要钱?在你有了第一笔收入后,就要慢慢有一些理财的概念,说白点就是要存点钱,起码在工作两三年后,如果你需要买一套不算大的房子,你要能拿得出首期。
   (投资与理财是个大题目,以后有机会看能不能单独写一篇,这里就不罗嗦了)
  由于不同人的性格、环境和机遇的差异,以上这三个方面的积累,每个人可能做得都不太一样。最好的状况是这三方面的积累都能做得到,当然有点难;就算做不好三方面,其中任意两方面的积累能做好也不错,以我为例,我第一方面比较满意,第三方面马马虎虎,第二方面比较糟糕,反正也一样能过下来。
  最起码最起码也得做好某一方面的积累吧。如果做了几年发现一点积累也没有,就该好好反思了,不过那时候,有没有机会给你反思都很难说。
------------------------------------------------

不罗嗦了,祝大家在新的岗位上工作愉快!!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d9ffb0100bkfo.html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以网络零售仓储为例简述如何提高仓储利用率?

    提高仓库的利用率有利于管理控制、节省成本。如何优化?这其中包括了合理布置仓储位置、划分货区、合理规划拣货路线、改善设备等步骤。不同规模的卖家可以选取自家店铺可以选用的环节进行优化。 网络零售(包括B2C和C2C)的仓 ...

  • 仓库7s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谈到7S管理,相信很个做仓库管理的都有一定的认知,7S管理无非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7个方面的管理,但这其中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7s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样 ...

  • 三大储位管理的原则,让仓储工作更灵活

    仓储工作中,方便、灵活是整体布局的第一要义,所以储位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坚持三大储位管理的原则,有利于仓库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货物并完成相关工作: NO.1 储存位置必需很明确的被指示出来 先将储存区域经过详细规划 ...

  • 如何进行仓库异常问题处理?

    在仓库作业中,常常会在实际操作上出现种种问题,从而造成盘点中的差错。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盘点前的准备工作不足的问题 1、库存摆放混乱 仓管员以外其他工作人员对于仓库并不熟悉+而在大量货物进 ...

  • 看10年物流行业从业专家如何分析仓与配的高效协同?

    8月底,上海百弘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的产品总监李成龙给大家做了一次精彩的线上分享,本次和大家分享、碰撞的主题是:仓与配如何高效协同? 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表述对仓与配高效协同的观点: 1、仓与配协同的重要性(行业变革, ...

  •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拣货作业流程?仓库拣货员操作流程有哪些?

    拣货员的日常工作,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下面就带你来对拣货员操作流程进行分解: 1.发货计划 ...

  • 如何正确进行仓储管理?关注这几点

    在如何加强仓储管理这个问题上,恐怕是大多数仓库主关心而头疼的事情。毕竟,仓储管理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要解决仓储管理遗留问题并非易事。其实,我们可以制定计划,将问题分门别类,各个击破。 企业仓储管理制定合理的 ...

  • 如何运用WMS减少拣货出错,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为什么实施WMS能够大幅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如何实施WMS才能充分最大化收益是很多物流经理和IT经理最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管理人员要认可拣货员在高频度的拣选工作中,一定会出现人为差错。不要把问题简单的归结到责任心上。 ...

  • 仓储管理中如何使用ABC管理法?

    一、ABC管理法的概念 ABC管理法又叫做重点法 ,它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加强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广泛用于改善各种管理活动 ,效果十分显著 ,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ABC 管理法是根据管理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主 ...

  • 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近年来,随着仓库功能的越来越完善,仓储空间之有效利用已成为管理者和物流中心业者努力改善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提高仓储空间成为企业的首要考虑要素,企业应该如何更有效的掌握仓库空间利用率标准计算方式, ...

  • 如何从地面形式的区别来掌握物流仓库用地选择技巧?

    近年来,物流仓储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随着企业对产品包装、存储要求标准的提高,物流仓储业对仓库区域地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从地面形式的区别来掌握物流仓库用地选择技巧? 一、传统地面形式的剖析 目前 ...

  • 如何避免混合信号,实现有效激励?

    那,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混合信号的产生呢?混合信号的问题其实可以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即:应该奖励什么?在许多情况下,绩效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奖励只针对其中的某个方面,通常是最易衡量的一个方面。所以“一 ...

  • 如何进行合理的仓库货位规划?

    配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为了提高配件的管理效率,遵循如下原则: 1、使用频率高的配件尽量放在出口或者拣货通道,减少步行,提高拣货效率; 2、同样的配件尽量放在同一个位置或者相邻位置,方便拣货盘点,不同规格批次的分 ...

  • 奔六的人油腻开始吃不进了 是不是说明老了?

    以前,年轻时,很喜欢吃肉早饭都想吃大排面,生煎、牛肉粉丝这类的。现在,早饭就想清淡的,看见肉就不想吃,中午也不想看见肉类,吃点鱼虾。 这说明是不是已经衰老了?消化功能退化了? ...

  • 如何进行仓库平面布局和仓库货位布局,以提高物料装卸搬运作业的效率

    随着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加快,企业从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转化。这种变化要求物流活动从少品种,大批量物流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