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文/白岩松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


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


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老,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


“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


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


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  

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四  

如果更深地去想,又何止是人生要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挑战?


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实,这是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力图让人们更靠近幸福的举动。不过,就在为此而努力的同时,一个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


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都信人民币吗?


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像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而我们除了幸福似乎什么都有,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幸福,成了眼下最大问题的同时,也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目标。


可是,幸福在哪里?


五  

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这个社会的底线正不断地被突破,奶粉中可以有三聚氰胺;蔬菜中可以有伤人的农药;仅仅因为自己不舒服便可以夺走与自己无关人的性命;为了钱,可以随时欺骗,只要于己有利,别人,便只是一个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一个被嘲笑的词汇。


这样的情形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随处可见。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一天下午,我和身后的车辆正常地行驶在车道上,突然间,一辆豪华车逆行而来,鸣笛要我们让路,可是正常行驶的我们无路可躲,于是,感觉被怠慢的那个车主,在车过我们身边时,摇下车窗痛骂一番。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为这辆逆行而来的车和这个充满愤怒的人。车主是一位年轻女子,面容姣好,像是有钱也受过良好教育,然而,这一瞬间,愤怒让她的面容有些扭曲。


被指责的同时,我竟然没有一丝的愤怒,倒是有一种巨大的悲凉从心中升起。因为我和她,不得不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成为她。我们都无处闪躲。


六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决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对,错,如何评价?好,坏,怎样评估?


岸,在哪里?


七  

有人说,十三亿中国人当中,有一亿多人把各种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比如选择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教,还有一亿多人,说他们信仰**,再然后,就没了。也就是说,近十一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


这需要我们担心吗?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的满足紧密相联。


曾经有一位评委,看着台上选手用力地表演时,发出了一声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睛里,我再也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选手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人群中,有多少个眼神不是如此,夜深人静时,我们还敢不敢在镜子中,看一看自己的眼睛?


权力,依然是一个问题。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唯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力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为了正确的事情可以和领导拍桌子的场景却越来越少。


其实,是下属们真的敬畏权力吗?


你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可能并非如此。或许是下属们早已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如果这样的顺从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起码可以避免坏处,为何不这样做?


但问题是,谁给了下属这样的暗示?


九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而《暗算》的另类流行,又暴露着职场中的生存不易,论资排辈经过短暂退却,重又占据上风,青春,在办公室里只能斗智斗勇不敢张扬,不大的年龄却老张老李的模样。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十  

改革三十余年,我们进步了太多,这一切,都有数据可以证明。


而新闻进步了多少?又用怎样的数据证明着?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东西,但是,依然有太多的标准,比如,是否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还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在这里安放;再比如,不管经历日复一日怎样的痛苦,仍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会的进步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假如并非如此呢?


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那么理想与责任可以坚持多久呢?


而如果理想主义者都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之下,变成现实主义者;


如果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希望会否变成绝望?理想是否成为空想?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然而,它依然如同噩梦一样,虽然虚构,却会让醒着的人们,惊魂未定。


新闻事业的前行,同样需要信仰。


十一  

社会有社会的问题,我们又都有自己的问题。


在2000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海一家报纸约我写了一篇新千年寄语,当时,我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平静。


反思,不难理解。由于生存都堪忧,荒唐岁月一结束,过去一路上的伤口只是草草地遮盖了一下,来不及更负责任地处理,我们就匆匆上路,这没什么可指责的,这是生存遭遇危机时近乎唯一的选择。


然而,三十多年走过,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浮尘擦去,涂上酒精或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


这是对历史与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而之所以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安抚我们的内心,将是未来最大的问题。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十二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后来变成短信、博客,到现在已是微博,144个字内要完成表达,沟通与交流都变得一短再短。甚至144个字都嫌长,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十三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嫁给有钱人,你不幸福吗?

    头次上门的尴尬 在遇到木之前,我觉得自己还挺好的。 做为家里的独生女,我很受宠。爸爸是老三届大学生,一辈子都在设计院画图纸,妈妈以前是厂里的医务人员,现在退休了。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从小到大,他们都把最 ...

  • 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平静地面对生活?

    【问】: 卢老师您好,您好,我眼高手低到都抑郁了,还是不想踏实的生活,宁愿去选择折磨亲人折磨自己。你知道么?我刚刚甚至有一瞬间觉得也许你就是那个我高三的时候治疗过我的心理医生呢?我现在都26岁已经结婚了…婚后我的 ...

  • 胡因梦传给女儿的人生幸福十大秘诀

    文丨胡因梦 1、学会爱自己,放掉过去和未来 学会爱自己,也许你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了。可是要真正做到,也许还是不那么容易彻底。你如果不能以爱和尊敬来对待自己的话,就不可能吸引别人带着爱和尊重来走近你。人们很容 ...

  • 肯定会幸福的姑娘是什么样?

    文 李月亮 小朵儿是我同事,确切说是下属。几年前她来公司面试,聊了没到三分钟我就看上她了——本人性别女,爱好男,取向正常,但是这姑娘太讨喜,一开口就笑,一笑俩酒窝,说话特真诚,听话特认真,接话特到位,偶尔还幽一 ...

  • 40岁你才会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丨毕淑敏 来源丨网络 关注“心之助”,即可点击右下角“写评论”,参与火热讨论!被点赞最多的评论将成为头条哦!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 ...

  • 我才不会浪费时间在不必要的人和事

    “自恋课代表尼采曾说过,我为什么 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思考 过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 ——我没有对此浪费过精力。   尼采坦言自己从来不在不成为问题的问题上花费精力,甚至连想都不去想,他只对“有价值的问题”花费 ...

  • 钝感力,这幸福的基石

    很久之前就看过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不过最近有一天才电光石火一般,突然想明白一件事情:我身边这位先生不就是具有钝感力的典型吗? 渡边淳一说钝感力是相对于敏感所言的那种“迟钝”,而迟钝,“是不受世人常识束缚的自 ...

  • 对的人,你永远不会失去她

    撇开无知的孩童时代,我的第一段友谊开始于初中。它极其正规,对方是班里的学霸,才貌双全,人见人爱。长得花容月貌也就算了,还七窍玲珑,七窍玲珑也就算了,还勤奋刻苦,每学期的年级第一都是她。 以至于全校的男生都组成英 ...

  • 和不会聊天的人聊天是一种什么感受?

    文 | 小六 有时候,有些人和你说话并非为与你分享快乐,也非和你吐槽负能量,他们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能让你瞬间不舒服,不开心甚至情绪低落。我称这种人为需要闭嘴的人群。 -1- 我每天都要抽出大约两小时时间和读者交流,倾 ...

  • 蔡澜: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

    蔡澜: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 01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 我常说:“好的女人不会老,只会越来越优雅。” 真的。她们愈来愈优雅,比俗气的女人年轻许多,也很难猜出她们的年龄,都停留在30左右,最多也就40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