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辞职了再听真心话

   
    常言道“天威难测”,但事实是老板要想研究员工,可比员工研究老板难多了。


    老板只有一个,员工却有一群。员工研究老板,可以定点研究;老板研究员工,却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更麻烦的是,老板常常自信满满,一不留心就说真话;员工慑于“天威”,只能悄悄腹诽。即使再有不满,平时腹诽千万遍,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受老板的脸色,可以发泄一通怨气,然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真到了辞职那一日,往往宁愿说点冠冕堂皇的感激之词,留给前任老板好印象,也不愿将肺腑之言,良药苦口,得罪老东家。


    所以说,真诚的辞职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老板很少会得到。大多数员工、骨干,甚至所谓的亲信辞职,均以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无可挑剔的理由辞职,老板要想知道员工的真实意图,往往只能靠猜,靠阅人无数的经验或广布的耳目。一旦这种事情接踵而至,特别是亲信骨干成批离职,这时候,“孤家寡人”的感觉就会莫名地浮上老板们的心头。


   曾经搜集了大量的辞职信,从中遴选了一部分真正具有影响力,对企业、行业或对老板个人真正产生了振聋发聩的真心话,就是想从中探索出有哪些值得老板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员工心理底线。


    虽然“薪酬水平”名列员工辞职原因的榜首,但真正促使他们为此写辞职报告的并不多,因为这种情况用脚投票的多,犯不着多费唇舌。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声明:用户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为发布者个人的立场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或观点。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布内容负责,因发布内容引发的一切纠纷,由该内容的发布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网站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如内容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版块
推荐阅读
  • 不要着急成为一个岁月静好婊

    常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狠话: 我喜欢这样的女人,穿得起几千元的大衣,也不嫌弃几十元的T恤,享受得了高档的咖啡厅,也咽得下路边的麻辣烫,坐得起豪华轿车。也hold住2路公交车.出席得了高雅公馆与会所,也嗨得起姐妹们的聚 ...

  • 不要相信任何一本人生指南

    文 / 张巍 09级的女班长发信息给我说,巍姐,系里要你给我们写一个毕业寄语。几句话就行,要手写,我们扫描。 我是一贯性不靠谱加不着调。当时几乎是想也没想就说,一两句话那种励志的句子我可不写,假兮兮的。要写我就写长 ...

  • 不要一点破事就想着发朋友圈

    你低声下气的样子并不漂亮。 见过很多女生遇见麻烦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助于别人,也许她楚楚可怜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可是姑娘,你用委屈换来的同情不是欣赏,你低声下气的样子也真的不漂亮。 好的姑娘从来不爱声张,所有的麻 ...

  • 中国式付出:女人千万不要过度牺牲自己

    有一种付出,叫中国式的牺牲付出,在现在家庭关系非常常见。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完全为了别人或者孩子而活。这样的人既压抑又隐忍,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我还不都是为了你”。 ...

  • 女孩嫁人,千万不要只图他对你好

    1 我妈前同事的女儿已经30岁了,还没有找对象,因此托我妈给她介绍对象。 我妈问她有什么要求吗,她说只要知冷知热会疼人,一心一意对她好就行。 这个要求真的不高,可是她却迟迟找不到意中人。 有人说,女孩子嫁人,千万不 ...

  • 长大后不要像你爸对我一样害任何人这么悲惨

    所以从复健所回家将近一年后,我发现自己受困了,一个思想学派说我有无法根治的心理性欲疾病,必须天天治疗;另一个提出很又说服力的论点说,二十几万年的人类文化和演化支持我的行为是完全正常的。 同时,我和英格丽的关系变 ...

  • 人这一生,凡事不要太过计较,没必要太过用力

    我一直觉得太过用力的人生,对自己是一种消耗。人生又不长,太过用力反而会毁了自己。 要知道,凡事过犹之而不及,太过了自己也累。 现实生活中,你对一个人太好了,对方可能会变得理所当然; 你对一件事太过用力了,反而适 ...

  • 职场生长人设:不要演的刻意不像自己

    人设和原则类似,我们的原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设方向。 我从在大厂实习开始,就被告诫要收敛自我做一个好人。于是,每次入职一个新环境,我都提醒自己要好好做人,与人为善,不要成为一个「恶人」。结果自然也是事与愿 ...

  • 不要放弃努力,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

    “时间是最伟大的作者,它终将写出完美的结局。”这句话,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在人生的长河中,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不会偏袒任何人,也不会辜负任何努力。 或许此刻的你正经历着痛苦与挣扎,但请相信,时间会 ...

  • 人生不要吃重复的苦,要找准自己的发力点,成为“天才”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搬运公司的杂工,每天干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他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动作,用时间换取金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搬运工都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反而深陷底层困境无法自拔。 ...

  •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